芝加哥国际艺术博览会自1979年创办以来,以其高质量和高品位引领了美国艺术潮流。自1993年起,展览专注于当代艺术,被誉为“另类品位的艺术交易所”。随着参展人数的大量增多,展览在2006年搬迁到芝加哥商品交易中心举行,以适应更广阔的规模需求。
首先,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规模是空前的。这届世博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展区和建筑群布局宏伟,各种展馆、展厅林立,为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数百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共同见证了这场盛大的国际博览会,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可见一斑。
博览会推动了艺术、设计、国际贸易与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前半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世博会举办机会减少,各国举办了一些小型专业博览会,管理组织缺乏统一规章。1949年,法国倡议部分国家代表齐聚巴黎,通过了《国际展览公约》,成立了国际展览局,负责协调各国举办世博会。此后,世博会管理日益成熟。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摄影艺术展览,每两到三年举办一次。自1957年创办以来,至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共展出近万名作者的上万幅佳作。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共征集到7万余件、11万余幅稿件,最终评选出金质收藏作品13件,银质收藏作品26件,共514幅(组)佳作入围。2013年5月1日,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开幕。
2024年广州国际影像后期与框艺装裱展将于12月24日至25日在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由中国影像艺术的焦点城市广州主办。 广州高升会展有限公司和广州一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此次盛会,旨在推动影像产业发展,为摄影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摄影展是一种展示优秀摄影作品的平台,类似于平遥电影节。展览上会展示多种类型的摄影作品,包括艺术作品、纪实作品、人像作品等。观众可以参观并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并根据得票数颁发三等奖。获奖者将获得奖状、奖金以及奖杯。
第八届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2006国际摄影周暨第八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由此,“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这一标志性的上海艺术品牌被延伸拓展为“摄影周”,从而更加扩大了国际交流的空间。
首先,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早期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崇拜,通过符号和仪式,他们试图表达和控制这些力量。其次,游戏说主张艺术源于早期人类的娱乐和游戏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模仿和创新可能逐渐发展成艺术形式。
“巫术礼仪与祭祀”说认为,展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原始社会万物有灵的观念。原始人对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崇拜祭祀活动,是展览艺术的雏形和起源。“物物交换”说认为,展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产生物物交换的初期,在物与物的交换过程中,开始存在“摆”和“看”的形式。
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艺术发生的某些条件和根据,对学习艺术和进行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必然涉及到人类艺术的方方面面,但其中关于美术起源问题的论述通常都是这些学说的重要方面。
1、通过资本运作,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会展业巨头,先后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或者独资运营,在发展中国家会展业市场施展拳脚,2001年,德国三大展览业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运营后获得巨大成功。
2、原始阶段,人类的贸易起源于物物交换。(2)古代阶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交换的次数在增加,规模和范围也都在扩大,交换的形式也发展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3)近代阶段,17到19世纪,欧洲出现了展示欣赏性质的艺术展和宣传性质的国家工业展。
3、中国会展业,自1851年伦敦世博会起,经历了从传统集市到现代国际舞台的蜕变,其发展历程可分为旧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三个关键阶段。旧中国(1851-1936年),以农耕经济为主,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会展业的一个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和地方特色。
4、展览的发展,主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展览只能是原始形态的展示,表如今宣传性展览上是很粗糙的岩画、纹身、图腾崇拜;表现有贸易性展览上是物物交换的地摊和简单的叫卖,因此出现了“敬天神、颂祖宗”的祭祀展览。